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 第六届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大会盛大召开!
详细内容

第六届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大会盛大召开!

特肥之后,下一个风口是什么?这是整个农资行业最关心的问题,这两年的实践也给了这个问题答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当今农资领域最火热的赛道。

但是微生物行业的问题也很突出,产品鱼龙混杂,层次不齐,因为这个行业技术壁垒很高,生产工艺复杂,很多企业并没有研究透生产工艺,就进入这个行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所以很多基层推广者都说:微生物肥料质量不稳定,很玄学,有时候产品好,效果明显,有时候没有效果

所以整个微生物行业迫切需要专业的学习,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

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1998年国家科技部批复的一个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单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推广也是中心成立的使命,所以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微生物肥料相关的行业会议,旨在加强整个行业的深层次交流,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

“微生物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MFA,于2020 年 12 月 24 日,经正式核准批复成立后,由国内多个微生物肥料生产和推广企业以及多家从事微生物肥料研究的科研机构组成。联盟是一个以“用微生物技术让土壤更健康”为目标,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物肥料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约为保障,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2024年1月13日由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指导、微生物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大会以“突破与突围——肥料生产和应用中的微生物技术”为主题,来自全国微生物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经销商、种植户等300余人参会。会议深入解析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合作与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参与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微生物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仝振刚、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少杰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李世东研究员、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燕淑海教授、湖南省农科院邹学校院士团队农用微生物组李鑫博士、新疆农业大学马德英教授、北京大学何钢龙教授、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崔文靖经理、亚农慧种(杭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伟、保定多微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黄思迪、一公里品牌策划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王标。

同时,本次会议得到中国农资传媒、南方农村报、农资导报、北方农资传媒、农资与市场、农资经销商、春影秋映等媒体以及捷克斯(青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衡水东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中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土木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德硼业有限公司、北京多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沃特生物)、谷特尤姆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蜂产(宜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瑞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西安金元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必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瀚星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亚农慧种(杭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潍坊鸿泽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荆门志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保定多微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深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次峰会在主办方的精心策划下,行业大咖云集,专家从微生物的新技术,新思路,新工艺角度切入,对整个农业进行了深入解读!

会议在8:30由主持人褚辉宣布开始。

褚晖

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

孟庆伟指出,众所周知,微生物肥料行业越来越成为朝阳产业。展望未来,我们既满怀信心和憧憬,也有一些隐忧和焦虑。当前土壤病害及污染成为了国家关注的头号问题,人们越来越追求食品安全、生活品质等,粮食安全、土壤健康等现实问题越来越凸显,时代为我国微肥行业提出了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深入解答。换句话说,当前正是我国微肥行业健康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微肥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依然有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置身当今时代的大背景,我们既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更要善于学习行业发展规律,把握市场千变万化中的“不变”、行业万象丛生中的“本质”和贯穿事业发展变化始终的“主线”,努力营造有利于微肥行业发展繁荣的良好市场环境。

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微生物肥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提供的各种交流平台,常见面、多交心,进一步加强合作、信息互通、增进发展。

中心和联盟愿搭建更多更大更好的平台,同各位行业大咖一道,为行业的辉煌明天争取更优的政策环境、营造更棒的市场氛围,创造更新的技术手段,塑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不断巩固提升微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健康发展力和服务贡献力。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进一步给微肥行业指名方向,积极推动生物创新技术快速落地、共同实现微肥行业梦想,为我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土壤健康、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国战略及人类大健康贡献力量。

微生物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仝振刚

仝振刚表示,“十四五”以来,随着化肥农药“双减”行动、“秸秆还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等一系列政策的不断深入,微生物肥料已经成为改善、提升、保障土壤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键投入品之一。依托微生物技术,不仅使微生物肥料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各类微生物肥料产品也成为农资领域最有成长性的投入品之一

在新的农业发展形势下,深入利用微生物技术研发肥料产品是行业的新机遇。众多肥料企业面临着如何正确掌握微生物技术,如何确定产品在土壤修复、植物营养、生物防治、提质增效四大应用领域中的定位问题。企业迫切需要梳理和研究政策、市场、科研、产品、供求关系。借助科学技术突破发展瓶颈,使企业从红海中实现突围,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挑战。

本届大会以《突破与突围——肥料生产和应用中的微生物技术》,携手行业大咖,深入探讨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在会议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探讨合作与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

孟庆伟说: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得到快速发展,在肥料领域占据半壁江山。据统计,近五年农业农村部共登记21300个产品,其中微生物肥料10272个产品。会上,孟庆伟围绕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功能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做出详细阐述。他指出,微生物肥料的功能主要是提质增效和修复。目前,微生物肥料行业主要面临微生物菌发酵难、活菌种属不分、产品保质期短、活菌的鉴别能力不足、产品应用效果不显著、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寻求突破

他认为,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技术是微生物菌的生产(发酵),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要选择针对性功能菌生产,微生物菌的规范、高效生产是产品质量的基石,选择功能强大的菌株是核心。同时,要加快液体产品在大田作物上的高效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微生物菌剂与复合微生物肥料液体产品将是大田作物主要肥料开拓者。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燕淑海

微生物是土壤养分重要的源和汇,在恢复土壤微生态平衡、提升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化肥用量、消减化肥污染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菌肥如何选择?燕淑海指出,选择菌肥要看其所含有效活菌的数量。对于企业来说,制作一款微生物肥料,重心应在产品目的的确定进而选择微生物的菌种,通过研究考微生物菌种的生活特性进行菌体间的搭配和营养、载体的搭配;对于用户来说,应用一款微生物肥料,重心应在应用目的进而选择微生物产品,通过调整作物生长空间(土壤和地上空间)、环境条件,打造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条件,使菌发挥菌体效应。

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崔文靖

崔文靖强调,定向微生态经由功能、营养、工艺、生产四大模块实现功能微生物就地标准化生产和应用,旨在精准服务微生物领域产研端需求,推动功能微生物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助力产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农科院邹学校院士团队农用微生物组负责人、生物学博士(后)李鑫

湖南省农科院李鑫博士,湖南省农科院邹学校院士团队农用微生物组负责人,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硕士生导师,“邹学校院士团队创新工作站”内蒙古和新疆兵团两个站点负责人;长期从事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土壤-微生物-植物互作研究、功能微生物改造和微生物功能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

他说: 目前,他们构建了包括15000余株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的实体库建设,其中已鉴定8000株,包括有112属1000多种,其中新发现70多种。李鑫说:“我们发现,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比土壤源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抑制菌率更高。我国的内生微生物用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发酵浓度问题。对此,我们在微生物里面找到一种代谢物,可以极显著地提升发酵浓度。”李鑫还重点提出,在微生物制剂产品的开发中,基于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建设要进行种内复配、种内复配+种间复配,也就是即便是打造单一菌剂的产品,也要兼具促生等功能的混合发酵。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少杰、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植物真菌病害生物防治,主持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科技部973课题等科研工作。他分享了《土传真菌病害生防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杰

李少杰指出,微生物菌接种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总体结构,有益菌可在土壤中繁殖,对病原真菌产生抑制。通过对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及应用,对改善土壤环境、防治作物患病、提高作物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针对土传真菌病害生防微生物的筛选方面,李少杰强调,除了微生物菌种具有高效性外,该菌种还要有生产性能和货架期,否则都是“一票否决”。

中间兰州宝悦农业集团与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兰州宝悦农业集团库斯力总经理与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孟庆伟主任

宝悦农科总经理库斯力说:“虽然我们公司是农业领域的‘小学生’,但我们深耕生态修复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一定要为西北的土壤修复作出我们的贡献。”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左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左右。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在会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国耕地的质量现状与土壤退化治理情况。

马常宝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保护耕地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保护要贯彻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要求,从改、培、保、控四个方面进行:改即改良土壤。重点是针对耕地土壤障碍因素,治理水土侵蚀,改良酸化、盐渍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进耕作方式;培即培肥地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通过粮豆轮作套作、种植绿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保即保水保肥。通过耕作层深松深耕,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地理化性状,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即控污修复。重点是控施化肥农药,减少投入数量,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世东

李世东阐述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土传病害提出了防治指导思想,即“有所为”——不放任病害发生,不退回原始农业;“有所不为”——正确对待“病”和“病原物”存在,改“杀”为“养”,跳出农药谈防治,同时强调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他说:“从广义上来说,生物防治就是用生物的办法来诱导植物的抗性,生物防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于生防菌组合方面,李世东认为,不能走进一个误区就是生防菌组合不能太多,加太多,它们之间“互现打架”,效果反而减弱,合理适量的生防菌组合对土传病害的治理效果显著。

亚农慧种(杭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伟

章伟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农服解决方案。他们设计的APP不仅可以智能设备监测作物生长环境,还有AI识别功能,即通过对植物叶片特征的提取分析叶片颜色差异来识别作物缺素症状和病虫害症状。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何钢龙

何钢龙对土壤胶体的作用以及人造胶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土壤修复误区进行阐述,提出了改善微结构、控制有害菌、精准增加有机质、增加有益菌等土壤修复路径。

新疆农业大学教授马德英

马德英说: “微生物施用到田间不是越多越好,通过对虫砂多年的试验发现,1/2剂量的虫砂复合生防菌既经济又有效果。”下一步我们将从高效利用源头治理和降低传播风险、农业资源循环以及治理棉田绿色防控角度建立农业资源的循环模式,同时优化虫砂半量机施,增加生防菌追施来进行棉花黄萎病技术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保定多微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黄思迪

黄思迪围绕着常规微生物肥料检测、微生物肥料检测标准及设备展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微生物肥料检测常见问题解析及登记证办理情况。

一公里品牌策划咨询机构CEO王标

王标从种植户思考的差异化角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功能型微生物肥料市场推广方法。

当前微生物资源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微生物资源及其技术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相关企业一定要在技术应用上创新突破,提高我国微生物技术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保障,更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合影

本次大会内容干货满满,大家都受益匪浅,第六届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大会圆满落幕,大家都期待下次再会。

精彩花絮



seo seo